RTK测量系统

RTK测量系统

新瑞得

数字水准仪

数字水准仪

星瑞达

新瑞得

水准仪

水准仪

星瑞达

经纬仪

经纬仪

测距传感器

测距传感器

手持测距仪

手持测距仪

星瑞达

打桩系统

打桩系统

工程施工

工程施工

回弹仪

50米钢卷尺

附件产品

附件产品

三脚架

塔尺

垂准仪

垂准仪

星瑞达

联系我们

电话客服

周一至周日09:00-23:00

0519-88858000

公司地址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青龙路11号

扫一扫 关注我们

西部高原尖兵攻下数个测绘“堡垒”

时间:2019-08-15 点击量:2817

  兰州军区某测绘信息中心官兵,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心主任王明孝少将的带领下,刚刚结束了武威市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测绘任务,又收拾行囊,紧急投入到兰州市东绕城高速公路的勘测工作中……


  组建8年来,该信息中心先后参与青藏铁路轨道线测量等重大测绘任务60多项,他们在一次次征战高原、翻越一座座高山的同时,也在苍莽西北大地书写了一项项科技创新、保障打赢的辉煌和奇迹:先后获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27项,4项成果获国际发明奖,10多项创新成果填补国家和导航测绘领域空白。


  实兵对抗指挥屏上立体呈现


  贺兰山古战场,一场实兵对抗演习激战正酣。中军帐中,指挥员和参谋人员依托某三维立体标绘系统,从容分析战场态势、拟制作作战方案。指挥屏上显示的不是密密麻麻的等高线,而是起伏有致的三维画面:地物地貌、军标符号全部立体呈现,武器装备、毁伤打击的声像效果形象逼真,如同欣赏一部全景式的战争大片。作训参谋王伟告诉记者:“三维环境下的实时标绘,少了符号与实体的转化环节,为指挥员熟悉战场态势提供了更加科学快捷的决策依据,极大提高了作战指挥效率。”


  4年前的一次演习中,正在电脑上标绘作战图的某部一名参谋挠头抱怨:“这标图要是能轻松些、逼真些就好了!”说者无心,在一旁的中心主任王明孝却深陷思索:现代模拟作战对战场逼真性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平面标图已无法形象表述战场态势,开发一套直观便捷三维标绘系统,显得尤为必要。三维标绘,这在全军尚无先例。下定决心的王明孝没有迟疑,他召集地理仿真、地理信息、三维动画、多媒体等近10个专业的技术人员,联合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万刚教授一起,定课题,制方案,连续干了一年,终于开发出一套三维标绘系统。如今,这套系统已在兰州军区部队广泛普及,兄弟单位纷纷上门取经,总部领导评价该系统“使军事标绘跨入了一个新时代”。


  夜间测绘失利催生夜光地图


  地处西北内陆,创新条件有限,信息相对闭塞。在这样的条件下,测绘信息中心如何搞出那么多创新成果?中心政委许仕敏介绍,这源于科研团队敏锐的眼光和融合的视野。多年前,中心官兵对某山峰进行夜间测绘时,由于手电筒电量耗尽,无法看清地图的他们在山岭间转悠了一晚上,也没找到准确方位。“夜间测绘看不清地图会影响工作进度,若是在夜间战场上看不清地图,岂不成了任人打击的‘瞎子’?”


  2010年8月的一天,中心技术人员无意中看到一条“兰州大学王育华研制出某新型夜光材料”的新闻,敏锐意识到利用该材料研制夜光地图,必定具有重要的军事应用前景。随即,测绘信息中心与兰州大学确立了《环保型低碳夜光地图制作技术与生产工艺研究》的合作课题,“军用特种材料研发基地”也在两个单位挂牌成立。制图专业带头人、工程师申亚鹏带领4个领域、9个专业的10多名部队技术人员,与地方科研人员组成了一个军地联合的科研团队,经过3个月攻关、上百次试验,新型夜光地图成功问世,经部队训练检验后广受好评。


  立下遗嘱150天改写世界纪录


  “为了完成科研任务,每个人都立过遗嘱。”谈起在任务中一次次涉险过关的经历,从事了大半辈子军事测绘工作的总工程师董北平感慨颇深。 2003年,我国将要修建高原数字化铁路的消息发布后,国外许多知名测绘公司就盯上了这块“大蛋糕”,他们倚仗技术垄断优势漫天要价,甚至断言中国人不可能攻克动态测绘这一难关。数字化铁路动态条件下的测量误差必须小于1米,而当时国内的水平是18米。这样的测绘要求,按照传统作业方式需要上百人、30多台车、两年时间才能完成。2005年春节前夕,中心测绘分队向雪域高原进发,担负起青藏铁路轨道线格尔木至拉萨市1142公里的测绘任务。官兵冒着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严寒,在不同海拔、不同时间、不同气候条件下反复试验。最后,提出采用国内外从没有使用过的新技术,终于成功实现了对测绘点高精度的快速定位。


  一个又一个测绘奇迹,被中国军人刻在了“世界屋脊”上:攻克50多个技术难题,创新12种作业方法,完成高精度数据近百万组,提高工效20倍,以低于1米的动态测量精度改写了世界纪录。而这一切,仅仅用了150天。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通过课题研究聚集人才,通过重大任务锻炼人才,通过重点培养优化人才,带来了人才建设的累累硕果:这个中心硕士以上学历达59%,目前有11名干部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科技干部人人有项目,人人有成果,有32人受到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就连执行保障任务的士官也都有发明,创新、进取、成才在这里蔚成风气。